时间:2022-12-19
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尤其是光伏的表现。今年前11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尤其是新能源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同比增长74.3%。在光伏产品海外需求旺盛的同时,中国国内产能快速扩张,光伏能源全球发展也在不断加大。行业在风飞扬的同时,变化的因素也在增加。光伏企业需要提前规划布局,提高全球竞争力。
多因子加热光伏插座。
走进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机械臂挥动的过程中,平均每0.98秒就有一块9道工序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下线,将发往巴西、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据了解,该公司建立了晶体硅光伏“超级工厂”,有四大区域。2022年,公司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有望跃过300亿元大关。这是光伏出口火爆场面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全球能源危机导致海外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相关产品的表现更加突出。
12月1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伯华在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会上介绍。1-10月,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超过440亿美元,同比增长90.3%,创历史新高。其中,欧洲市场对光伏的需求持续上升,组件出口欧洲市场的份额已超过组件出口总量的一半;在南美市场,巴西也显示出对光伏的强劲需求。
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机电产品出口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128%、86.6%和74.3%。资深行业研究员王建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危机加剧了全球能源和粮食危机。进入冬季后,能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欧洲许多地方的天然气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对新的替代能源有着强烈的需求。此外,全球能源结构失衡和“双碳”加速也推动了对新能源的需求,预计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在展望2023年全球光伏产业时,CICC也认为全球光伏行业的繁荣将会持续。预计2022年全球装机量将增长50%,2023年有望继续增长30%~50%,逼近区间上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亚敏认为,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既显示了中国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表明中国出口结构正在向中高端迈进,有利于贸易结构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关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中国光伏晶体硅电池的实验室效率11次刷新世界纪录。截至11月,已有87家光伏企业获得“专业化创新”称号,主要分布在电池芯片、逆变器、接线盒、设备制造商、光伏玻璃、EVA、封装材料等领域。
要在竞争中突围,需要技术创新。
"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日益激烈的竞争."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王伯华表示,光伏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一方面,国内光伏产业呈现持续的产能扩张和跨界现象
关于国内光伏产业的空间布局,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景认为,过去制造业集中在人才密集、资金充足的东南沿海地区,未来可能要西迁。“大部分生产基地将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这将给010年至31042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带来巨大变化。”
同时,在全球能源问题和“双碳”加速的背景下,海外市场更加重视当地的光伏产业,这也使得竞争更加激烈。王伯华表示中国光伏产业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但也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把发展新能源制造上升到政府层面,有目标、有措施、有步骤。“比如美国,欧盟和印度既扶持本土企业,又限制他国产业发展。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具有成本低、技术创新性强、产业和市场规模大的优势。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既要保证国内产业有序发展,同时也要加快“走出去”,进一步提升光伏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光伏企业应如何继续保持竞争力,引领全球光伏产业发展?近日,天合光能董事长高在2022新能源金融(BNEF)上海峰会上表示,更全面的开放合作是关键。要不断开发更高价值的产品,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建光伏产业新生态。
TAG: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申请,出口退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