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线:13336540120

我国5月的外贸增速回升明显,一起来看!

时间:2022-06-14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同比增长8.3%。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45万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3%;进口1.47万亿元,增长2.8%。这是自2月份进出口增速继续下滑以来,单月进出口增速的大幅反弹。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表示,在我国外贸发展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增长,特别是5月份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比4月份增长近20%,进出口明显回暖,进一步夯实了全年外贸稳中提质的基础。


外贸总额稳步增长,进一步结构优化

辽宁大学俄东欧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外贸增速回升归功于多方面因素。

1.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复苏并趋于稳定。5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恢复并逐步呈现稳定态势。复工率和各市场主体良品率不断提高,使各外贸企业前期积压订单得以释放,进出口业绩得到有效提升。

2.是稳定外贸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5月份外贸政策继续加码,更加注重提高口岸转运和通关效率,更好地保障企业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开展。例如,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揽子稳定外贸措施,加大了对企业保单支持力度。

3.全球外部需求正在回升,并呈现扩张趋势。摩根大通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值为49.6,较上期上升2.2个百分点。全球非制造业PMI值为47.8,比上期上升5.9个百分点,表明全球外需边际改善,呈现明显回暖扩张态势。

4.由于通货膨胀,出口产品价格上涨。东盟、欧盟一些成员国以及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使得中国主要出口产品价格上涨,进而拉高了中国的进出口总额。


从近5个月的外贸数据来看,在我国外贸增速回升的同时,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在增加,比重在提高。前5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27万亿元,增长1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64%,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我国一般贸易在贸易主体、科技研发、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崔峥说,比如在贸易主体方面,民营企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体。由于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随机应变的特点,更适合产销主动性大、自主营销的一般贸易,在发展一般贸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比重提高。海关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进出口7.86万亿元,增长11.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9%,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28万亿元,增长16.7%,占出口总值的59%;进口2.58万亿元,增长2.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前5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31.9%,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5个百分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互补。


尽管外贸发展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但专家普遍表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依然疲弱,需求增长缓慢,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景气。不能因为数据的好转而盲目乐观,还是要保持清醒。崔峥说,当前,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全球通货膨胀、东南亚国家竞争、疫情影响等压力。5月外贸回暖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未来,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促进外贸的稳定性和质量。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稳定外贸和外资关系经济和就业大局。会议从扩大优质产品进口、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研究阶段性减免港口相关收费等方面作出进一步部署。


“下半年,中国可以在外贸竞争力、外贸政策、疫情防控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首先,中国应该进一步提高外贸的国际竞争力。既要注重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又要积极培育外贸发展的新形式和新途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以有效应对全球通胀和外部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其次,中国应进一步加强稳定外贸等政策的实施。在稳步提高口岸转运和货物通关效率、保障物流畅通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和创新型、绿色、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做到“稳中提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此外,中国应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把疫情防控作为常态化工作,疫情防控与外贸并重,多措并举做好疫情影响背景下的复工复产工作,促进内需侧和供给侧持续复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外贸发展的不利影响。




 

TAG:外贸物流平台,外贸税务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