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近日,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20.2%。从行业来看,中国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21.3亿元,增长8.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3.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43.1%,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1%。从来源地看,欧盟、韩国、德国、日本和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分别增长123.7%、58.9%、30.3%、26.8%和17.2%(含通过自由港的投资数据)。最新的投资数据直观地显示了国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火热预期。专家指出,世界多国对华投资增长强劲,真金白银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中国仍然是“最佳选择”
在最近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秋季峰会”上,伍德克表示中国欧洲商会主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仍然是欧洲企业的最佳选择。相比其他利益相关方,欧洲更依赖中国的开通。他说,“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欧洲三家汽车公司基本上占了欧洲企业在中国直接投资的50%。疫情期间,欧洲十大公司的投资份额占欧洲对华投资的75%至80%,甚至85%。”德国《商报》报道,根据德国央行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在中国市场的直接投资达到101亿欧元,去年同期为62亿欧元。这个数字创造了德国投资的历史新高中国。
中国英国商会调查显示,每五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英国企业数量基本相似。这说明英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稳定的经营、业绩和持续的机会。其中,在信息技术和电信行业,75%的英国企业将中国列为首选市场,在教育行业,80%的企业将中国列为前三大目标市场。医疗保健、零售和消费品、酒店和旅游行业也列为中国市场中的前三大目标市场。
今年7月底,日本商会发布的《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2年白皮书》显示,2021年在华日资企业业绩明显回暖,不仅超过疫情前水平,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最新版《亚洲、大洋洲日资企业实况调查》,在中国投资的日资企业中,2021年回答“盈利”问题的占72.2%,较2020年增加了8.7%。
韩国企划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总额为451.8亿美元,同比增长59.2%。中国是韩国企业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根据韩国商工会议所发布的报告,2000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约为9亿美元;2021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按投资目的地划分,中国年韩企直接投资规模达54.8亿美元,在韩国海外投资总额中排名第二,同比激增123.4%。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韩企在华投资总额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数据。
更多外资“在中国,中国”
国际经济研究机构罗店集团近日发布报告,回顾过去10年欧洲对华直接投资的核心趋势,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少数欧洲大企业在中国占据越来越多的投资份额。与此同时,欧洲对华投资更集中在少数几个主要行业,尤其是高端技术制造业。包括汽车、食品加工、制药和生物技术、化学品和消费品制造在内的五大行业目前占所有欧洲对华直接投资的近70%。就来源国而言,欧洲对华直接投资也已成为
"目前,海外对华投资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中国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一、外资更多服务于内需中国。海外企业深耕中国市场,中国是其主要销售目的地。外资更符合中国市场的消费结构,呈现“中国,中国”的特点。二、外资更密切相关中国经济转型和技术升级。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外资更多投向科技含量高、更绿色节能的行业,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不断增加,其中化工、生物医药、消费行业外资增长明显。三、中国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增速亮眼。中国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助力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境外对华投资的强劲增长表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不断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今年中国实施新版国家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055-79000颁布后,有关部门清理了与《外商投资法》不一致的法规和文件,推动废止、修改和制定了520件法规和文件,进一步改善了外商投资的法律环境。另外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营商环境优化。疫情期间,外商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有效保障,外商在华投资的舒适度和稳定性不断提高。
“中国海外投资的强劲增长与中国优势和国际形势密切相关。”根据分析,中国国内的几大优势对外资有很强的吸引力:从综合成本来看,中国在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物流等方面的综合成本在国际上还是有竞争力的;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品类的国家。企业可以在中国方便高效的找到上下游供应商,供应链成熟稳定;从市场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高效的疫情防控政策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而且中国人均GDP超过8万元,中国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相当可观。与此同时,国际因素也对外商在华投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一直面临能源价格高企和通胀率飙升的经济困境。发达经济体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全球投资回报高度不确定。相比之下,外资对中国投资回报率高,稳定性强,可持续性好。在中国良好的投资收益促进了全球产业资本向中国趋同。
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琳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近日在公开演讲中表示,今年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能源和食品价格高企、金融环境收紧以及持续的供应约束导致经济增长放缓。IMF已经三次下调经济增长预期。2022年和2023年的预测值仅为3.2%和2.9%,而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将被下调。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占世界经济约1/3的国家今明两年将至少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萎缩。
根据世贸组织的最新预测,全球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开放共识有所减弱。中国始终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成长机遇。
吸引外资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美国出台政策吸引制造业回流,向盟友推销“友邦离岸外包”。但数据和事实再次表明,产业投资是一种经济行为,产业资本流向历史回报率高、未来预期好的领域。这是意识形态修辞难以改变的经济规律。8月份中国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好转,各项经济数据表现良好。当前位置经济正在稳步复苏。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相对较低的当下,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海外投资的不断增加,是外国投资者用真金白银对中国经济投下的“信任票”,意味着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稳定,愿意在中国投资耕耘,搭上中国发展快车,分享中国。
TAG:工厂出口退税,服装出口退税,出口退税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