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线:13336540120

外贸市场展现韧性,关于结构性的亮点更加凸显

时间:2022-10-12

 


9月外贸进出口数据即将公布。《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整体有望企稳,总量放缓不会掩盖结构性亮点。“在去年基数上升、外需放缓的背景下,预计9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将降至5%左右。”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告诉记者,一方面,与中国外贸关联度较高的韩国9月进出口增速大幅下降。根据韩国的统计,9月1日至9月20日,韩国从中国的进口增速从上月的14.2%降至3.1%。另一方面,9月前20天,国内8个沿海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转为负增长。这表明随着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外需趋于减弱,前期对出口增长有较大推动作用的物价上涨因素也在减弱。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受台风等天气因素影响,9月上半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由负转正,但9月下半月转正,意味着外贸出货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预计9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为7%左右。

也明确认为,在外需减弱和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下,中国出口增长中枢将有所回落。美国欧洲国家外需回落可能对中国消费品和中间产品出口形成较大压力,但出口的结构性亮点仍值得关注。具体来说,在RCEP框架下,成员国对化工产品、贱金属产品和纺织产品的需求可能会给中国的出口带来新的增量;在欧洲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受到能源成本冲击的化工和金属行业可能会为中国带来潜在的出口替代机会。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海外供给不振,中国供给具有比较优势,使得中国出口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对出口表现不必过度悲观。此外,三季度末,汇率贬值效应再次发力,助推人民币估值读数上升。据估计,9月份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将同比增长13.5%。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厚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9月出口金额同比或小幅承压,但仍面临支撑,保持韧性。他认为,第四季度出口有两个支撑因素。第一,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比同月更有利于中国的出口金额。二是欧元区贸易逆差连续创历史新高,大大增加了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进口方面,国内经济复苏将带动部分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但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弱将对进口量增速产生一定的下拉作用。预计9月份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增速将维持在2%左右的低位。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也认为,“预计9月份进口增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一方面,9月PMI进口分项录得48.1,仅略高于前值47.8;另一方面,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这也反映了中国的进口需求疲软。”第四季度中国出口仍有望保持正增长。进口方面,受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的推动,中国对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将会增加。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可能会对进口量产生一定影响,四季度进口量增速将维持在较低的个位数水平。


 

TAG:深圳出口退税,广州出口退税,龙华出口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