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际货币结构出现了新的特点。美元指数攀升,其他主要货币大幅下跌,各货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比重也呈现类似趋势。然而,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010年至31039年金融制裁的滥用,尤其是频繁使用SWIFT进行私用。滥用制裁削弱了美元的地位。展望未来,重塑国际货币的步伐体系可能会进一步加快。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货币结构出现了新的特点
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期后,随着经济从010到31039的逐步复苏,以及利率预期的提高,美元指数从2021年5月开始进入上行通道,而欧元、英镑、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同步走弱。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加速上涨,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大幅下跌。截至7月底,美元指数收于105.8361,较去年底上涨10.28%;同期欧元贬值10.05%;英镑贬值10.00%;日元贬值15.73%。人民币汇率今年也出现了较大波动,但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其他主要货币。今年前7个月,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贬值5.74%,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上涨0.15%。
与汇率走势相对应的是,各种货币在国际支付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SWIFT数据显示,2020年12月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为38.73%,2021年12月上升至40.51%,今年6月进一步上升至41.16%,较2020年底上升2.43个百分点;同期,欧元、英镑和日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均呈下降趋势,今年6月份分别为35.55%、5.96%和3.01%,较2020年末分别下降1.15、0.54和0.58个百分点。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一度大幅上升,甚至在2021年底和2022年初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货币。此后,随着人民币走弱,其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也有所下降,今年6月份达到2.17%。
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明显增加,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促成的:
1.经济率先复苏,推动美元走强。在大规模刺激下,美国经济复苏明显快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尽管今年全球滞胀甚至衰退的预期更加强烈,尽管美国的GDP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出现技术性衰退,但市场仍然普遍认为美国的经济好于其他发达经济体。
2.疫情中美联储主导的美元互换机制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了美元的流动性。在疫情爆发和俄乌冲突的初期,外汇市场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流动性紧张推高了美元的价值。某种程度上,美元的这种终极对冲功能是其“蒂娜”效应的体现,而美联储则通过推动货币互换的机制化和多边化,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了全球对美元的依赖。
3.2021年以来美元的强势也与010年到31039年的政府更迭有关。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更注重贸易平衡,认为弱势美元有助于增加出口,因此特朗普本人也频频向美联储施压,要求维持弱势美元。然而,在美国年政府更迭后,这种政治压力明显减弱。今年7月,美国现任财长耶伦表示美国致力于市场决定美元汇率。其实从降低进口价格的角度来说,维持强势美元或许有助于解决问题美国,目前最大的问题,——,高通胀。在强势美元的压力下,其他主要货币普遍走弱。尤其是今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使欧洲经济前景大幅恶化,一度导致欧元对美元跌破平价水平。但日本央行不顾各国普遍加息,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日元大幅贬值。
但是,通过观察全球外汇储备份额的变化,我们会发现货币变化的另一面。自疫情以来,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2021年一季度美元份额大幅增长,但先波动后下降,今年一季度末达到58.89%,较2020年末小幅下降0.04个百分点;同期,欧元和日元占比分别下降1.23和0.67个百分点,英镑和人民币占比分别上升0.24和0.59个百分点。
TAG:服装出口退税,淘宝出口退税,工厂出口退税